【2013系列講座】
photo
 
2013年傑出&創新教學經驗分享
 

畢業於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系的陳慶瀚老師,持續朝向理學院、工學院以及文學院等多重領域深造。目前,任職於電機工程學系,接觸一群未來將成為工程師的學生。他認為,在資源、設備、頭銜及聰明才智相當的情況下,若依然只做一樣的事情,如何能在社會上脫穎而出?因此,他主張「要走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路!」因此,研究出「複雜思考的創造力教學」,希望給予學生不一樣的道路和規劃。

複雜思考
陳慶瀚老師以「複雜思考」作為教育的假設,去規劃教學內容和方法策略。
一、何謂思考:
1. 思考作為一個封閉系統,其結構與運作具有高度內在性、獨立性,而與環境無關。
2. 思考作為一線性系統,具有可預測性、可控制性及內在的穩定性。
在思考的範疇中的「化約思考」 是理性主義的觀點,即把一個困難的問題分解成一些可以解決的較小問題;先解決那些最簡單、最清楚的問題,一一理解後,再逐步升高層次,探討複雜的事物。
然而,化約思考面對目前複雜的世界中,將遭遇困境,包含適應性(Adaptivity)、強健性(Robustness)、自主性(Autonomy)和智慧型(Intelligence),欲解決化約思考的困境,必須先瞭解此複雜動態系統的特性。

二、複雜動態系統的特性:
1.系統由三個以上的元素所構成
2.系統的元素之間會交互作用(interaction)
3.不可化約(irreductibility)
4.不可逆(irreversible)
5.非決定論(non-determinism)

創造力解題
陳慶瀚老師將以上理論概念運用於教學現場當中,因而提出「創造力解題」的觀念。創造力作為一種解題智慧,是一個自主性系統解決問題(problem solving)的能力,至於智慧,則是一種認識和理解的能力、一組心靈的功能,得以對客體產生概念式的、理性的知識以及生物得以適應新環境的本能。因此,他認為「群體產生創造力的行為」稱為「複雜思考」。

複雜思考的創造力教學策略
在他的研究論文「模擬與合成:複雜思考的創造力教學策略」中,以模擬螞蟻行為(群體覓食、分揀行為、協同搬運與建造蟻窩)的研究方式,來探討社會環境與教育現場的方法策略。
在複雜思考的概念教學中,強調:
1. 概念構圖方法教學(畫出對問題的理解)
2. 複雜系統的電腦模擬與教學(了解何謂複雜系統)
3. 實驗與評量

綜合中小學教育的教學研究,陳慶瀚發現朝向複雜思考的教學成果在於知識創新、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、教學實踐語系統研發。
1.知識創新:複雜思考的創造力理論與方法
2.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:複雜思考教學的科學教案、內涵教材、教具,以及課程討論時的基礎原則與範例
3.教學實踐:行動教師專業成長與複雜思考解題能力的發展
4.系統研發:複雜系統模擬軟體與概念構圖軟體的設計與實現

在大學高等教育中,營造複雜思考的教學系統和環境,成為創造力教學的重要因素,因此陳慶瀚在課堂上的分配和設計上,均運用其專題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加以實踐:
1.基於複雜思考的設計方法論(MIAT複雜方法論)
2.建構一個知識管理平台,使個體的經驗和知識得以累積與分享
3.保護組織的研發知識成果
4.運用羣體知識,避免個人知識解題的局限性
5.避免重蹈錯誤和資源重複投資。

陳慶瀚老師藉由教學現場的營造和設計,形成複雜性思考的教育環境,給予學生更完善、系統式的學習空間,開啓另類化教育,打造獨一無二的專業人才。
 
相關資料下載